從人性的角度分析管理者如何接納和成就他人
(此文章來源于李江濤教授的新書《管理模式新生代》)
有些問題我們需要思考,比如,父母對你好,你孝順父母;父母對你不好,你還能不能孝順他?部下對你好,你去關心他;部下對你不好,你還能不能關心他?領導對你好,你擁戴他,他有什么事兒你幫他解決;領導對你不好,你怎么去對待?
現(xiàn)在的人一般是你對我好,我就對你好;你對我不好,我就對你不好。比如很多企業(yè),你賺錢的時候,有沒有考慮考慮環(huán)境的問題?如果沒有人發(fā)現(xiàn),你會不會不作任何處理就排污?古人講人要學會敬天,現(xiàn)在的管理者是不是應該有這樣一個思考?你如何對待你的部下?如何對待你的老領導?作為企業(yè)家,當你的企業(yè)做到一定程度,你如何對待顧客,如何對待周圍的環(huán)境?這實際上都是一種人性的思考。
兩千年前孔子對“仁”的理解,對我們當今這個時代仍然有著非常深遠的價值??鬃涌偨Y說,仁的主旨是成就別人,所以要厚德載物,要學會去接納別人。仁的要求是克己復禮??酥傅氖羌s束,克己就是對自己的欲望要有所控制,對自己內在情緒要有所管理。
戰(zhàn)爭年代講究優(yōu)待俘虜,這是對待失敗者的一種態(tài)度。咱們現(xiàn)在對待失敗者太不寬容了,導致很多人都恐懼失敗。所以,我們這個時代的人,要從孔子那里學習怎么對待失敗者,怎么對待對自己不好的人,怎么對待自己的敵人。
歷代的統(tǒng)治者也都愿意用儒家的文化,國外對孔子的評價也非常高,為什么?因為儒家文化把很多人性的東西看清楚了。
在“仁”的基礎上,儒家的另一大代表人物孟子提出了一個概念,叫“居仁由義”。就是說人要內心存仁,行事循義。
什么是義?很多人把義理解成義氣,鏟除邪惡。有人會說,見義勇為不就是路見不平,拔刀相助嗎?所以,有人欺負人,我們去幫助人家,這就叫義。我們現(xiàn)在對儒家的很多東西的理解得都過于狹窄,我認為這么理解義,僅僅理解了一個表層。這是小義。
那什么是大義?在大是大非上,你的態(tài)度是什么。也就是說,義的最高境界是明辨是非。我們現(xiàn)在碰到很多問題都有點不辨是非。
我有一個外國朋友,是一個中國通,他說中國有一個東西特別可怕。我問什么東西?他說你們中國人出了事兒以后,不分對錯,親戚朋友都會跑過來幫忙。老人生病以后,家里有人結婚就更不用說了。
中國人是有這個特點。兄弟倆關系不好,平常都不愿意跟對方說話,但是一旦有人欺負其中的一個,另一個也會奮不顧身地挺身而出,立馬跟他的兄弟站在統(tǒng)一戰(zhàn)線上。這種情況,在農村非常常見。
朋友說:“你們中國人的這種特點帶來的問題是什么?就是中國人形成的都是圈子。我們國家呢?在我們國家出了事以后,生了病以后,都是找國家。生了小孩,國家給補貼。18歲以后沒有工作,國家給救濟。你們都是找親戚朋友?!弊詈?,他得出的結論是,“你們這個國家別人永遠滅不掉?!蔽覇枮槭裁?,他說:“因為滅了以后,很多人的圈子還在,他們慢慢又能形成一個國家。所以你們這個民族太可怕了?!?/span>
他對“國家”這一概念的認識比我們要深刻。我們平常說國家國家,但是一旦有外敵入侵,我們都是保家衛(wèi)國。家在前,國在后。這些其實都是小圈子意識在作怪。說白了,我們缺少大集體意識,中國現(xiàn)在還有相當成分的小圈子意識。
不過他只看到了“小圈子”,沒有看到我們的“大圈子”。我們的民族不滅還有一個原因,就是我們的文化根深蒂固,它有很強的融合能力。比如宋朝末年的時候,蒙古人來了,統(tǒng)一了中國;明朝末年,滿清人來了,統(tǒng)一了中國,但是到最后,它們全都融入了大中華民族。
歷史上猶太人兩次到中國來,一次是宋朝的時候,他們到了開封。另一次是二戰(zhàn)的時候,他們到了上海。結果來的人在中國住得都很好。猶太人現(xiàn)在和中國關系很好,以色列和中國關系很好,他們到中國來探訪,發(fā)現(xiàn)當時猶太人的建筑還在,但是人沒了。當年來中國的人全都融合在中國的大圈子里面了。
儒家文化給了我們一些營養(yǎng),但是我們在吸收營養(yǎng)的同時,要跳出小圈子來看外面的世界。我們在傳承民族精華的同時也要慢慢接受一些西方的文化。
儒家講的“義”其實是一種行為方式。你碰到一個部下,如果他調皮搗蛋,你內心還想對他好,這叫仁。而義是一種行為表現(xiàn),你旨在內心想對他好不行,你要表現(xiàn)出來才叫義。大家都知道要關心弱勢群體,但是你不去采取行動是不行的。所以說,仁是內在思想,義是外在行為。這兩個結合起來,才叫理論和實踐相結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