趙國軍,趙國軍講師,趙國軍聯系方式,趙國軍培訓師-【中華講師網】
薪酬績效實戰(zhàn)落地專家,著有《薪酬設計與績效考核全案》
44
鮮花排名
0
鮮花數量
掃一掃加我微信
趙國軍:周其仁在聯想的內部講話:未來5年,中國經濟要靠這4大支點
2016-01-20 4846
來源:MBA
作者:袁氏開
我今天聽說,聯想之星(聯想控股旗下創(chuàng)投、培訓機構)是2008年成立的,這一年發(fā)生什么事了呢?中國經濟開始下行。大家別笑,這是一個很重要的思維方式:兩個東西放在一起,它們有沒有因果關系,哪一個是因,哪一個是果,需要具體的分析。
我們先從經濟下行這個話題講起,2008年以后,中國的經濟為什么下來,原因概括的講,就是原先的增長方式很難維持下去了。首先是速度,一個大國,多年來連續(xù)保持平均14%的增長,這是二戰(zhàn)之后世界范圍內極其少見的?主要原因是什么?高度依賴全球化。
不要把帳都記在自己頭上,說中國人艱苦奮斗,肯干,所以增長速度才會這么快,改革開放之前,我們也艱苦奮斗,也肯干,怎么沒有富起來呢?這是因為你的付出沒有在全球范圍獲得評價。
長期封閉之后的開放,釋放出一個巨大的潛能,我們的勞動和產品,可以在全球范圍內流通,這個不得了。
最早鄧小平搞改革開放的時候,還沒想到中國的產品可以出去,當時是缺錢,上個大項目全國要勒緊褲腰帶,開放的最大需求是引進外國資本和先進技術。1970年代后期谷牧(時任國務院副總理)帶團訪問歐洲,德國總理到機場送的時候就帶著協(xié)議,五十億、一百億美元,你們想要,馬上就可以簽。
這個情況讓高層非常振奮,所以鄧小平說,膽子要大一點,把門開大一點,多借一點外國資本。但是誰也沒想到,他們的資本、技術一過來,和中國的資源,特別是勞動力資源結合起來了,不管什么產品,以前我不會做拉到,一旦我學會了,就非常有競爭力。
國際市場一打開,發(fā)達國家的購買力和需求都是現成的,他們的生產成本又高,發(fā)現中國人的便宜,那就買吧,這是中國經濟多年來高速增長的真正秘密。不是中國人以前不辛苦,后來變得辛苦了,而是同樣的辛苦,評價的尺度變了。
特別1997年加入WTO的協(xié)議一簽,5年后正式加入,貿易的壁壘大幅度打掉,中國國內改革之前又持續(xù)了一二十年,民營企業(yè)起來了,一部分國有企業(yè)先行改革了,體制和機制都已經有了變化。兩者一結合,經濟一下子飛起來了,這是雙方之前都沒有想過的。
這邊中國成了世界工廠,甚至是世界車間,美國人的傳統(tǒng)制造業(yè)有了替代品,貿易大量逆差,盡管經濟增長、速度不差,但是就業(yè)狀況越來越不好,為什么?
我們這邊是高速工業(yè)化,節(jié)節(jié)往上走,逼著美國人在IT方面不斷創(chuàng)新,但是這個創(chuàng)新主要是資本和技術,知識階層獲益了,普通工人沒占到便宜。
發(fā)達國家的資本可以出來,工人可出不來,他們的工資水平也是剛性的,漲可以,隨便降是不行的,你看,麻煩就開始了,社會一般階層收入增長不多、失業(yè)率提高,反映在政治上,那就是大問題。
美國兩黨,哪一個上臺都要增加社會福利和保障,讓國外資本投資的所得,分出一部分來給普通人享受。次貸就是這么出現的,2007年美國金融危機,引發(fā)發(fā)達國家經濟衰退的起點。
美國的窮人買不起房子,商業(yè)貸款評估信用,也不給貸款,好,政府成立兩房(房利美、房地美)幫你買,貸給你首付,商業(yè)貸款一看政府擔保了,就跟著配發(fā)貸款,再把這些債務打包做成金融產品,上市流通。
窮人很高興,搬進新家里,但是就業(yè)崗位沒增加,收入沒增長,進去也是付不了租金、物業(yè)稅等等,只要把房子退回來,退的多了,銀行就要拍賣回款,房價也就跟著下來了,這個可是基準資產的價格,它一下跌,跟它有關的金融產品都不行了。
就是這么一個“次貸”,規(guī)模大概一百億美金,居然后來會燒這么大一個泡(金融危機),華爾街一出事,發(fā)達國家都跟著出事。當時我們可沒想到華爾街出事,以前我們都是跟它學,金融、投行、基金、保險……全是跟它學,老師一出事,學生這心里還挺高興的。
沒開心兩天,火就燒過來了,美國的金融帶動消費,金融下去了,消費也跟著下去,買不了你中國這么多東西,我們的出口就下去了,這時候正好是2008年,當時的四萬億刺激計劃,就是這個背景下推出來的,也就是聯想之星成立這一年(編者注:國內創(chuàng)業(yè)投資開始興起)。
2000年之前,我們的出口總量相當于GDP的百分之30%多,這個數字全世界的大國里,獨此一份。也就是說,我們的高速增長這架馬車,高度依賴出口這一匹馬,全球市場需求一收縮,首當其沖就是這匹馬。
除了出口這匹馬,另外一匹就是投資。這一匹歷來也很猛,但是質量不高,以前我們沒錢的時候倒還好辦,哪里沒路走了,就修條路,哪里沒房子住了,就建幾棟房子,盡管困難、緊張,但絕對是修不錯的。
后來我們有錢了,開始主動規(guī)劃,政府的權力又很大,比如說土地,世界上沒有我們這樣的土地制度:只要我想要,就可以從農民手里拿,我來設定補償金額,我來征地,我來變更屬性。
一只手拿地,另一只手又可以在市場上招拍掛出售,干部又是5年一個任期,上來就要政績,那就投吧,結果就是城市遍地開花,畸形發(fā)展,路修好了沒人走,房子建好了沒人住,引發(fā)一系列問題,資源浪費,社會矛盾突出,自然環(huán)境破壞嚴重,霧霾這個東西可不是外國輸入的,是我們自己搞出來的,環(huán)保可能是現在社會最嚴重的問題。
而且還害了一批干部,你們看這兩年反腐打掉的干部,以前不腐敗的時候,不是沒工作能力,也不是沒理想,革命時期嚴刑拷打還出過江姐,現在成噸的現金砸過來,很難扛得住。
2008年以來的經濟低迷怎么來的,就是這么來的。過去的事說完了,未來怎么樣?誰也沒法準確預測,但是經濟這個東西啊,心態(tài)很重要,你看鄧小平當年聽匯報的時候,要是說的特別好,他就會說:沒那么好吧?要是說的特別差,他就會說:沒那么差吧?
如果讓我說,未來5年、10年經濟情況怎么樣,我也沒法預測,但是有四個已經形成的支點,還是靠的住的。
第一個支點就是國內市場體系和理念的興起。據說當年毛主席讓陳伯達算過,如果我們像蘇聯一樣,全部搞成國有、集體農莊,把全國人民包起來,發(fā)工資行不行?陳伯達找了一屋子人來算,算完匯報說,不行,我們比蘇聯落后,農村人口太多,包不起。
現在看,陳伯達還是有貢獻的,人要包下來會有什么行為傾向?哪怕這里一點點,勉強生活,外面海闊天空,他也不會往外走。
向未來看,中國經濟靠的住的一條,還是國家不包農民、不包民營企業(yè),大家都得在市場上去拼,你看馬云現在這么富有,市場一翻臉,他可能就沒了。
現在好多人大富大貴,查20年前,家底都是一樣的,都是無產階級。一部分人、一些企業(yè)、一些地區(qū)先富起來,很多人嘗到了這個甜頭,前面有榜樣,后邊的人就擋不住,這個帶動力量極其關鍵。
而且,80后、90后這一代人起來了,他們中很多人家庭條件不錯,不像父輩當年一樣,畢業(yè)馬上要找工作,養(yǎng)家糊口,現在的年輕人家境不錯,就可以任性一下,不想上班,要創(chuàng)業(yè)了。
社會有這個氛圍,再加上前面有榜樣,就是未來5-10年靠得住的力量,我看馬云最大的貢獻不一定是淘寶網,而是讓年輕人知道,只要敢做夢就行,萬一實現了呢?
第二個支點就是國際市場,特別是新興市場還是靠得住。我們從全球化里成長起來,學了不少本事,現在也可以用了。金融危機之后,新興市場板塊興起、購買力增加,這是個現實,但是不好做,為什么呢?
以前我們的對外貿易的對象是發(fā)達國家為主,生意好做,為什么?他出價高,基礎設施、商業(yè)服務都很發(fā)達。我們就是個車間,只要按訂單生產出來,港口發(fā)貨就行了,只受累不操心,后續(xù)的都是人家給安排。
現在要面對新興市場,他們就不行了,基礎設施和商業(yè)服務都跟不上,甚至錢也不夠,你看咱們的總理現在主要忙什么——對外投資帶動對外貿易,跟發(fā)達國家當年對我們做的差不多。
沒錢借給你錢,基礎設施不行我們幫你建設,這些年我們的建設、制造能力可是起來了,人強馬壯,礦山、港口、電力、鐵路……什么造不出來?我們向西發(fā)展,哪個國家的資源都很好,用他們的土地、勞工,加上中國的制造設備,做通了再賣中國貨,這個市場大有可為。
現在中國的年輕大學生很多,就業(yè)不行成了社會問題,我在大學工作,我就經常說,你們還是要振奮一些精神,為什么老在國內轉悠,世界大著呢,去開疆拓土、去跑啊、去營銷啊。有些地方確實不安全,天上要飛炸彈的,銷售經理要冒著炮火前進,這才是企業(yè)家精神。
第三個支點是國內投資和內需還是靠的住。以前雖然我們投資效率不高,是在空間分配上出了問題,你看發(fā)達國家,經濟空間分布是什么特點?大量人口和經濟活動,分布國土面積上較小的地方,形成都市圈、大城市區(qū)。
我們拿這個標準去看自己,投資和布局還帶有很強的農業(yè)特點——地區(qū)分割,效率就低了。進一步改革之后,人口和經濟活動的繼續(xù)集聚是擋也擋不住的,這是有重大意義的。人口集聚就會產生社會分工,社會分工是生產力的源泉,一類人專門做一件事,互相提供產品和服務,經濟就發(fā)展起來了,這是經濟學。
舉個例子,你看村里有賣早點的嗎?有人專門剪指甲嗎?但是村里人不吃早飯不剪指甲嗎?規(guī)模太小,分工分不了,但是到了北京、上海這樣的大都會,早點是巨大的產業(yè),手機下單就有人專門給你送的。
我訪問過一個地產公司的保安,他以前是保安,現在培訓保安,培訓過幾千個,我說你怎么做農村年輕人思想工作的?他說,我就說你好好干,站著就能領工資!在農村里站就算是白站,在城里就給發(fā)錢?這就是分工的問題。
服務業(yè)要想想發(fā)達國家一樣,比例到百分之七八十,我們的經濟空間和人口還是要集聚,要集聚還是要投資,但這不是放寬土地、財政政策就行了,最大的課題是,我們要學會管理高密度的社會經濟體。
你看現在北京的地鐵里,人都快擠扁了,你怎么辦?靠疏散搞好交通我看不行,集聚還會繼續(xù),擋不住的,還是要提高城市的管理水平。
第四個支點就是持續(xù)創(chuàng)新的能力是靠的住的。以前老聽說我們的教育不成功,去了印度我才知道,我們過去的教育有非常成功的地方,普及做的好,就是一個重要方面。
知識這個東西很奇怪,生產的成本和學習的成本是不一樣的,你看愛因斯坦、牛頓,他們的知識是怎么生產出來的,是哪個大學里培養(yǎng)出來的嗎?門兒都沒有!但是一旦他們的原創(chuàng)知識生產出來,只要有一個有效的教育體系,就會很快被人學會。
中國在原創(chuàng)知識生產方面確實不行,原因是什么,不是經濟問題,我們不展開討論。我的判斷是,這樣的情況還會持續(xù)很多年。但是我們多年窮國辦大教育,包括應試教育,培養(yǎng)了大量高效勞動力,能寫會算、有抽象和想象能力。
另一個層面,我們的工程師也很多,兩者一結合,我們的集成創(chuàng)新(不是原始創(chuàng)新)的能力是非??康淖〉?,不但能設計,而且有高效的勞動力可以生產?,F在印度也開始抓基礎教育了,你到印度看,哥哥姐姐沒有書包,弟弟妹妹開始有了,這個東西重視起來,6-9年就會產生效果。
談到經濟宏觀形勢,我的看法跟很多人不同,經濟和人體一樣,不能只有往上走,不能往下走,也要有春夏秋冬,收縮不一定是壞的,你不收縮,錢多的數都數不過來,誰有空給你搞新?經濟下行會帶來很多痛苦,沒辦法,調整啊,全世界都在干這個事,但是經濟危機有它的正面功能,可以激發(fā)積極力量的成長。
如果一直順風順水的事做著,舊常態(tài)還能繼續(xù)下去,新常態(tài)就出不來。從這個觀點,經濟下行和2008年成立聯想之星(國內創(chuàng)投興起),誰是因誰是果,就比較清楚了,經濟下行是創(chuàng)新(創(chuàng)業(yè))興起的“因”,商業(yè)跟軍隊一樣,沒出路才會找出路,這是必要條件。
什么叫創(chuàng)新,毀滅性的創(chuàng)造,一個新的東西出來,很多東西就沒有用了,廢了,創(chuàng)新是很無情的。舞臺已經準備好了,怎么看它都不小,至于大家能在這個舞臺上演多大的戲,可不是經濟學家能說清楚的,未來不是靠預測,是靠行動,靠舞臺上的這些角兒。
文章來自:MBA
企業(yè)管理經驗

服務通道 撥打咨詢電話

頂部 電腦版

水木hr361人力資源管理網

全部評論 (0)

Copyright©2008-2025 版權所有 浙ICP備06026258號-1 浙公網安備 33010802003509號 杭州講師網絡科技有限公司
講師網 kasajewelry.com 直接對接10000多名優(yōu)秀講師-省時省力省錢
講師網常年法律顧問:浙江麥迪律師事務所 梁俊景律師 李小平律師